求職不易,更需警惕
大家在努力收獲Offer的同時
也要小心一些“求職陷阱”
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機構沒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相關資質,冒充或偽造相關資質騙取求職畢業生信息。
這些機構即使提供了崗位信息,往往也是與高校畢業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虛假的就業崗位。
一些詐騙分子打著高薪兼職、點擊鼠標就賺錢、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詐騙。
其特點是門檻較低,號稱輕松兼職、薪酬豐厚。
有的用人單位為了增加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,往往故意夸大單位規模、業績、發展前景、工資和福利等。
有的用人單位玩文字游戲,對招聘職位的工作內容做模糊化處理,將銷售員、業務員等職位美化成“市場部經理”“事業部總監”等有誘惑力的名稱。
用人單位或者中介機構以招聘為名,收取高校畢業生報名費、服裝費、體檢費、培訓費、押金、崗位穩定金、資料審核費等費用。
有些中介機構與不法用人單位合作,先由中介機構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費用,畢業生到該用人單位入職時,不法用人單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畢業生上崗或中途辭退。
還有些機構向畢業生承諾提供高薪行業實習崗位,但畢業生必須繳納相關服務費用。
個別中介機構或用人單位以高薪就業作為誘餌,向高校畢業生承諾培訓后包就業,但須向指定借貸機構貸款支付培訓費用。
培訓結束后,培訓機構往往難以兌現承諾,或推薦的工作與原先承諾相差甚遠,畢業生可能會面臨身負高額借貸又沒有實現就業的不利局面。
傳銷一般以輕松賺大錢、無需面試直接上崗為噱頭。
傳銷面試或工作地點都比較偏僻且轉換頻繁,公司業務不能清晰說明。
個別用人單位僅簽訂《就業協議書》,或以談話、電話等口頭形式約定工作相關事項,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,或在簽訂勞動合同后不主動將勞動合同原件交予勞動者。
有的合同內容簡單,缺少工作崗位、工作地點、工資、勞動條件、合同期限等具體內容。有的以少繳稅款為由,同時準備兩份不同薪資的“陰陽合同”。有的包含“霸王條款”,要求幾年內不得結婚、無條件服從加班、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。
有的用人單位超過法定上限約定長時間試用期,或者重復約定試用期。
有的用人單位以試用期為由,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,或者不繳納社會保險。
一些用人單位不為員工繳納社保費,或轉正后才繳納社保,還有些用人單位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,要求員工出具一份書面承諾,上面寫明員工自愿放棄公司為其繳納社保,公司將社保繳費的錢作為工資直接支付給員工。這些情況是違法的!用人單位不僅要承擔補繳的責任,而且一旦發生工傷,本應由社;鹬Ц兜目铐椧矊⒂捎萌藛挝怀袚。
有的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時,會要求勞動者把自己的一些證件,如身份證、畢業證書、學位證書、財物等作為抵押,之后才能上班。在勞動者要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,就以種種理由拖延或者不還抵押物。
祝畢業生在職場
大放異彩,揚帆遠航?